新闻详情
水处理中pH值是什么意思(pH对污水处理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5-07-17
pH值,亦称氢离子浓度指数、酸碱值,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pH"中的“H"代表氢离子(H+),而"p"的来源则有多种说法,引用化学界的概念是把p加在无量纲量前面表示该量的负对数。pH值其实是一个“对数单位”,每个数字代表水的酸度10倍的变化,水pH为5等于10倍具有pH为6的水的酸性。
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pH=7的水溶液(如:纯水为中性,这是因为水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自然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乘积)水的离子积常数始终是1×10-14,且两种离子的浓度都是1×10-7moL,pH值小于7说明H+的浓度大于OH-的浓度,故溶液酸性强,而pH值大于7则说明H+的浓度小于OH-的浓度,故溶液碱性强。所以pH值愈小,溶液的酸性愈强;pH愈大,溶液的碱性也就愈强。
pH值会对污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细胞膜电荷影响,从而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的吸收代谢过程中酶的活性;改变生长环境中营养物质的可给性以及有害物质的毒性。活性污泥中的每种微生物都有其最适pH值和一定的pH范围。在最适范围内酶活性最高,如果其他条件适合,微生物的生长速率也最高。大多数细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的最适pH为6.5-7.5,在pH4-10之间也可以生长。放线菌一般在微碱性即pH7.5-8最适合;酵母菌、霉菌则适合于pH5-6的酸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