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农药残留检测仪基本工作原理(农药残留检测仪校准规程)
更新时间:2025-09-07
农药残留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可能造成严重危害。霍尔德电子便携式农药残留检测仪依据国家标准方法(GB/T5009.199-2003)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粮农组织FAO残留农药检测标准、世界环境保护局EPA参照摄入量等要求来设计,采用酶抑制率比色法,可以对水果、蔬菜等农林产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含量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试剂均可以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农业部标准的要求。
农药残留检测仪的校准规程是确保其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对农药残留检测仪校准规程的详细分析:
1. 校准的基本原则与周期
定期校准:建议按照制造商建议的时间间隔进行定期校准,一般为每年至少一次。
使用标准物质:农药残留检测仪校准时应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进行比对。
记录与追溯:每次校准都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并确保记录的可追溯性。
校准证书:由合格的技术人员完成校准,并出具正式的校准证书。
2. 校准方法与技术要求
根据《JJF 1729 - 2018《农药残留检测仪校准规范》,校准规范适用于基于胆碱酯酶试剂盒比色法原理的农药残留检测仪的校准。该规范涵盖了以下内容:
校准项目:包括波长、透射比示值误差、重复性、稳定性、通道间差异、灵敏度等。
校准条件:实验室环境温度控制在15℃~35℃,湿度≤85% RH。
校准方法:通过光纤光谱仪测量波长、透射比、稳定性等参数。
校准结果评价:通过统计分析校准结果,确保农药残留检测仪性能符合要求。
3. 校准周期与记录
根据《农药残留检测仪校准规范》,农药残留检测仪校准周期根据使用频率和环境确定,一般为3个月、6个月或1年。校准过程中需详细记录相关信息,校准结果需进行统计分析,超出范围时应查找原因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4.校准方法与操作
硬件校准:包括光路校准、零点校准、灵敏度校准等。
软件校准:包括样品类型校准、温度校准、湿度校准等。
标准曲线绘制与校准:准备标准品溶液,设定校准波长,绘制标准曲线。
农药残留检测仪校准过程中需注意抑制率重复性、吸光度值范围等技术参数,确保仪器性能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