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国标水质余氯标准是多少(水质保持余氯的意义)
更新时间:2025-07-16
近年来,多起因水质问题引起集体事故是因为饮用水被微生物污染,而这种情况的发生是由于末梢水消毒剂余量不够且没有定时监测水质引起的。而对于水质消毒,听到最多的饮用水检测项目就是余氯。那什么是余氯呢?余氯就是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在水中余留的游离性氯和结合性氯的总称。氯投入水中后,除了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还剩下了一部分氯量,这部分氯量就叫做余氯。
水质保持余氯有什么意义?
1.阻止大肠菌的再生长。大肠菌的再生长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采用剩余消毒剂是比较有效的办法。
2.抑制生物膜的形成。控制管网中生物膜的形成可以采用多种办法,但保持管网余氯仍是最有效的措施。
3.保持管网水质不受微生物污染。管网水水质生物学稳定性与管网中的生物膜形成及微生物的再生长几乎成一致状态。因此保持余氯有利于稳定水质。
4.防止偶发病原菌发生。一些病原菌如军团菌属和一些大肠菌微生物,在管网和支管内的生物膜中能够残存甚至繁殖,水中留有剩余消毒剂对偶发性微生物控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5.剩余消毒剂量作为传达微生物污染的信号。当污染物进入管网系统,消耗剩余消毒剂,使得管网中部分管段中剩余消毒剂减少,剩余消毒剂消耗的情况可以作为污染信号。
那国标中关于余氯的标准是多少?我国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氯加入水中,与水接触30分钟后,水厂出厂水中游离余氯为0.3-4.0mg/L,管网末梢水中余氯不能低于0.05mg/L。市政供水单位对于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通过在线监测设备对包括游离余氯等多个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居民饮用水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