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水质检测标准曲线要做几个点(标准曲线的做法依据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5-07-17
水质检测中绘制标准曲线目的是可以根据标准曲线查出待测物质的含量,所以标准曲线的制定是实验室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但在真实的实验过程中,制作标准曲线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比如标准曲线要做几个点?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标准曲线需要几个数据点,是由所检测组分的浓度范围、分析仪响应特性、干扰因素、浓度与检测信号响应类型有关的。
3个点:对于一些低浓度,特别是微量分析,且浓度范围不是很大的,检测器响应可靠,背景干扰非常小的,则可以选用较少的工作点就行,一般有3个浓度点就足够了,有些甚至可以只用一个浓度点就行,另一个点直接用坐标原点。
4~6个点:对于平时测量的样品浓度范围较宽,并且检测器响应不完全是一次曲线(直线)的,可采用二次曲线或分段校正方式,以减少数据偏差,这种情况就需要多用几个数据点,如果不分段,数据点有4~6 个就够用。
至少两个点:但如果是分段校正,则每段需要至少两个数据点。而对于一些样品无浓度范围规律的,特别是一些检测机构,如果分析仪的检测响应可靠,环境因素影响少的,可以做校正曲线。若是环境因素影响大的,则不必做校正曲线,而采用标准加入法或标准加入-一次稀释法反而简便一些。
实际上,标准曲线我们一般是做五个点(不包括零浓度);一般以检出限的5~10倍为第一个点,以后根据1倍递增,最高浓度是最低浓度的10~20倍为宜(理化分析实验为例)。当然,要根据仪器的灵敏度来调整。
标准曲线的做法依据是依据GB/T22554-2010《基于标准样品的线性校准》,标准曲线的浓度范围应覆盖正常操作条件下的被测量范围;标准样品的组分尽量与被测样品组分一致;标准样品的浓度值应等距离的分布在被测量范围;标准样品数量至少应有3个浓度;每个标准点至少重复2次,这个重复是指从稀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