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水质生物毒性分析仪检测步骤(水质生物毒性分析仪结果分级标准)
更新时间:2025-07-16
水质生物毒性分析仪是一款基于生物发光传感技术设计的水质检测设备,可快速检测水质毒性,适用于现场检测。接下来小编介绍一下水质生物毒性分析仪检测步骤与结果分级标准。
水质生物毒性分析仪检测步骤:
1. 检测条件
温度:20-25℃,温度波动不超过 ±1℃。
pH 值:根据水样类型调整,如含铜水样 pH 为 4.5,含有机物水样 pH 为 7.0。
溶解氧:测试过程中溶解氧浓度宜 ≥ 4 mg/L。
光照:光照强度应在 540 lx~1000 lx 之间,光照周期为 16 h : 8 h~12 h : 12 h。
2. 检测步骤
预热水质生物毒性检测仪,调零。
分别加入标准品、阴性质控和被测水样。
加入冻干粉复苏试剂,混匀后等待反应时间。
移取混合液至测试管中。
将测试管放入水质生物毒性分析仪主机中,以 RLU(相对发光单位)表示最终结果。
水质生物毒性分析仪结果分级标准:
1. 检测结果
发光强度:水质生物毒性分析仪通过测量水样对发光细菌的抑制率,计算其毒性水平。抑制率越低,毒性越强。
EC50 值:表示造成 50% 抑制率时的样品浓度,EC50 值越低,毒性越强。
LID 值:表示当抑制率降低到 20% 时样品的稀释倍数,LID 值越高,毒性越强。
2. 毒性分级标准
急性毒性分级:根据 EC50 值进行分级,EC50 < 25% 为强毒,25%~75% 为毒,75%~100% 为微毒,>100% 为无毒。
遗传毒性分级:根据污染指数(PI)进行分级,PI ≥ 3.5 为重污染。
以上就是关于水质生物毒性分析仪的相关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