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水质生物毒性分析仪检测模式介绍(水质生物毒性分析仪原理)
更新时间:2025-07-16
水质生物毒性检测是指有毒害物质对活体生物造成损害的能力,在水质急性毒性评估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使用生物发光细菌作为生物传感器已有30多年的历史,可以加强从工厂到实验室再到现场的水质安全分析,让我们时刻了解水质安全状况。因此水质生物毒性分析仪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饮用水安全、工业废水排放、应急监测等多个领域,具有快速、灵敏、便携等特点。
霍尔德手持水质生物毒性分析仪是用于实验室的新一代生物急性毒性分析仪,是一种基于生物荧光传感技术的毒性检测系统,根据发光细菌在新陈代谢时发光强度的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与传统的鱼类、水蚤和其它水生生物作为生物检测方法相比,发光细菌法简便、快速、灵敏、适应性强、重复性好、精度高、费用低、用途广,可用于现场水中重金属、毒剂、神经毒剂、农药制剂等物质总体毒性检测。
霍尔德手持水质生物毒性分析仪执行双重功能,即毒性测试和ATP模式检测。具体操作模式如下:
1.ATP模式:样品和试剂反应完全后,将反应后的试管放入仪器中,检测样品中 ATP 和反应试剂产生的光强,定量显示光单位结果。水质生物毒性分析仪检测结果以相对光单位(Relative Light Units: RLU)显示,读数范围在 0~65535 RLU 之间。RLU 不是一个科学定义的单位(如勒克司),仅是一个样品中光产生量的相对测试值,但可以真实反映ATP生物体发光检测的光输出总量。
2.毒性模式:用发光细菌作为检测活体,利用毒性物质可影响发光细菌的新陈代谢,从而影响其发光强度,通过对发光强度减弱的测定,可快速准确地测定出水样的毒性。检测结果以相对发光度(%)显示。水质生物毒性分析仪通过读取样品管的发光强度和对照管的发光强度,两者的比值再乘以 100%,得到的结果就是相对发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