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旋桨式流速仪工作原理(旋桨式流速仪使用方法)
更新时间:2025-07-16
旋桨式流速仪是一种在水文测验中进行流速测量的常规通用型仪器,用于江河、湖泊、水库、水渠等 过水断面中预定测点的时段平均流速的测量,从而确定该断面的流量,还可用于压力管道以及某些科学实验中进行流速测量。
旋桨式流速仪工作原理:
依据明渠测流的流速面积法原理设计,测出流速即可得流量Q=V·S(S为断面面积)
1.流速测定:测流速时,由水力推动旋桨式转子流速仪旋转,内置信号装置产生转数信号,由下面公式计算流速:V=KN/T+C(m/s)(自动计算)
V:测流时段内平均流速(m/s)
K:桨叶水力螺距
C:流速仪常数
T:测流历时(单位为S)
N:T时段内信号数
旋桨式流速仪使用时,K、C均为常数,测流时,只要测出T和N,即可算出流速。
2.流量的计算:
流量测定根据明渠流量测量的流速面积法,先测出流速再乘以断面面积即得流量。
旋桨式流速仪使用方法:
单次测量模式:旋桨式流速仪按“单次测量” 仪表根据设置“测量时间”,和测量时间内的脉冲数,根据公式计算单位时间内的平局流速。 每按一次“单次测量”测量一次流速;
连续测量模式:旋桨式流速仪按“测量时间”周期进行连续循环测量。
多点测量模式:先设置旋桨式流速仪界面测量点位数,通常一个断面每个位置流速不一样,我们根据规范对被测断面进行多个流速点测量,获取数据后计算平均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