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余氯概念及分类(水质余氯检测方法及其适用场景)
更新时间:2025-07-16
大家都知道,水源原水必须净化、消毒,切断介水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才能送到千家万户,成为大家每天使用的自来水。防止介水传染病,维护人体健康,余氯可以说是"大功臣"。然而,自来水中有腥味是因为余氯?自来水中含氯气,蒸煮食物会致癌?大家对氯的误解可真不少!
余氯概念及分类:
余氯是指氯投入水中后,除了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还剩下了一部分氯量,这部分氯量就叫做余氯。余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化合性余氯
指水中氯与氨的化合物,有NH2Cl、NHCl2及NHCl3三种,以NHCl2较稳定,杀菌效果好,又叫结合性余氯。
2.游离性余氯
游离性余氯指水中的OCl-、HOCl、Cl2等,杀菌速度快,杀菌力强,但消失快,又叫自由性余氯。自来水出水余氯指的是游离性余氯。
3.总余氯
总余氯即化合性余氯与游离性余氯之和。
水质余氯检测方法及其适用场景:
1.DPD法
在PH6.2~6.5的弱酸性溶液中,游离氯可与DPD直接反应,产物为一种红色物质,该红色物质可与硫酸亚铁铵反应,游离氯被还原成为Cl-,红色消失。该方法较为简便,测定结果比较准确,适合用于测定范围在0.03~5mg/L的饮用水及工业用水。
2.N,N-二乙基对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在PH为6.2~6.5的溶液中,游离氯可以与N,N-二乙基对苯二胺直接反应,产物为一种红色化合物,可以在510nm下进行比色测定。该法灵敏度较高,适合测定余氯含量在0.05~1.5mg/L左右的饮用水以及工业废水。
3.碘量法
余氯在酸性介质中与碘化钾发生反应,生成碘单质。利用该方法进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测定结果为总余氯,主要用于测定生活用水中的总余氯,测定的下限为1mg/L。适用于测定与余氯在0.01~10mg/L范围内的饮用水。
4.邻联苯甲胺比色法
酸性条件下,溶液中的Cl2和氯胺等其他氧化剂将邻联苯甲胺比色法氧化成为一种黄色的化合物,当PH低于1.8时,该化合物的颜色和溶液中氯的含量之间的关系符合比尔定律。该法较简单,可以测定水中的总余氯以及游离余氯。适用于测定与余氯在0.01~10mg/L范围内的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