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保障依据是什么(水中微生物指标介绍)
更新时间:2025-07-17
生活饮用水是指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用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卫生状况直接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我国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具有法律效力,是整个饮用水安全保障的核心环节,也是技术依据及准绳,是从保护人群身体健康和保证人类生活质量出发,对饮用水中与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物理、化学和生物),以法律形式作的量值规定,以及为实现量值所作的有关行为规范的规定。
GB 5749—2022规定的常规检验微生物指标共3项,即: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
1.菌落总数:是指1mL水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36℃培养48h后所生长的菌落数,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中其限值为100MPN/mL或CFU/mL(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因水源与净水技术受限时自限值按500MPN/mL或CFU/mL执行)。它是反映水质污染程度的指标,但是不能说明污染的来源,可评价水质清洁程度和考核净化效果。
2.总大肠菌群:肠道病原体是最为常见的污染水体的病原微生物,大肠菌群在肠道菌群中所占比例最大,在污染水体中含量远高于其他病原体,因此常常作为水中存在肠道病原体的指征。它主要包括4个菌属:埃希氏菌属、柠檬酸菌属、克雷伯菌属和肠杆菌属,来源广泛,有大自然的土壤,河流,灰尘,动物及人类的粪便等。其中有对人体有益的益生菌,也有致病菌。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总大肠菌群不应检出,所以,一旦其显示阳性,就意味着这个水不安全,有导致疾病的风险,需要尽快进行消毒处理。但是这个指标无法区分污染的来源是自然界的还是来自动物和人的粪便。
3.第三个指标大肠埃希氏菌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大肠埃希氏菌是人和动物体内的正常寄居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然而一些特殊情况或特殊血清型菌株可导致人或动物腹泻、腹痛甚至会产血性粪便等。大肠埃希氏菌与人类生活密相关,是粪便污染的指示菌,因此其检出的意义最大,总大肠菌群的卫生学意义稍逊一些。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大肠埃希氏菌不应检出。因此标准规定在总大肠菌群检出时应进一步检验大肠埃希氏菌,否则不必检验大肠埃希氏菌。
如果出厂水微生物指标符合要求而龙头水指标不合格,可能是因为水在管道中停留时间久,水中氯的含量不足,无法达到消毒的要求或者管道受损,水被二次污染等原因。另外部分农村家庭自备井基本不消毒或者可能受到周边环境影响也有可能导致微生物指标超过标准限值。这种情况下最简单的家庭处理方式就是将水烧开,尽快上报有关部门处理,切勿自行投加消毒剂,以免造成身体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