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BOD测定仪的操作流程(BOD测定仪的注意事项)
更新时间:2025-07-17
BOD测定仪是专业用于评估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工具,通过测量水样在一定时间内生物降解所消耗的溶解氧量(BOD值),来反映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的状况。该仪器操作简便,精度高,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水质污染数据,是环境监测、污水处理及科研教学等领域不可或缺的仪器之一。其准确性和稳定性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BOD测定仪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
检查仪器:保障BOD测定仪处于良好状态,检查仪器是否完好无损,电源线、显示屏、传感器等各部件是否连接紧密,电源是否充足或稳定。
准备试剂耗材:准备所需的试剂和耗材,如稀释水、培养瓶、营养剂(若需要)、种子(若需要)等。保障所使用的试剂和标准溶液在有效期内,并按照说明书正确配制。
清洁器具:清洁培养瓶和其他器具,保障无杂质和残留物,以避免影响测量结果。
水样采集:从待测水体中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水样应当均匀混合,避免沉淀。采样时要迅速,减少氧气交换对样品的影响,并避免污染。采样后应立即将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处理。
水样预处理:
如果水样中有漂浮物、沉积物等杂质,需要进行过滤或离心处理。
根据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稀释,以保障BOD值在测量范围内。在稀释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水样的均匀性,避免误差,并注意避免引入氧气。
将水样的pH值调整至适宜范围(通常为7±0.5),以避免影响微生物活动。
溶解氧饱和:通过曝气或搅拌使水样中的溶解氧达到饱和状态。通常需要将水样鼓泡曝气1小时,或将水样放于敞口烧杯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半小时以上。
装瓶:在装瓶过程中,要保障水样温度稳定,不要偏差过大。同时,要避免水样中混入气泡或杂质。将处理后的样品倒入培养瓶中,加入适量的稀释水或营养剂(若需要)。
加入种子:部分仪器可以添加种子(即微生物),以增强微生物的分解能力,特别是在水样中微生物数量较少时。
封闭水样:将培养瓶的瓶盖旋紧,保障水样在测定过程中不与外界空气接触。
设置参数:将封闭后的水样瓶放入BOD测定仪的样品槽中。根据仪器的要求,设置适当的温度(通常为20℃)和培养时间(一般为5天,即标准BOD5测定,也可根据需要设定为1天、2天等)。
启动测量:根据仪器的操作界面启动测量程序。仪器会自动监测水样中溶解氧的变化,并在预设时间后计算出BOD值。
读取数据:仪器将自动监测并记录水样在预设时间内的溶解氧变化,并显示或打印出水样的BOD值。
清洁维护:每次测量结束后,务必清洁仪器,尤其是氧气传感器部分,避免残留样品对传感器造成污染。
注意事项
避免污染:保障采样器具干净,避免在采样、处理和测量过程中引入污染。
准确测量:使用合适的量筒和移液管等工具,保障水样的体积符合仪器的要求。
温度控制:BOD测定通常在20℃下进行,需使用温度控制器或恒温水浴保持恒定的温度,避免温度剧烈波动。
校准仪器:在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准和量程校准。零点校准可以使用背景溶液或无氧水进行,量程校准则需要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校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保障校准结果的准确性。
及时处理:稀释后的样品应尽快进行测量,以避免水样发生变化,特别是有机物分解导致的氧气消耗变化。
避免振动撞击: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仪器剧烈振动或撞击,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安全防护:操作前检查仪器的电源和电气连接,保障安全。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守仪器的操作规范,避免触电等安全事故。
数据可靠:测量结果应进行多次重复,以保障数据的可靠性。在计算BOD值时,要注意单位的转换和计算方法的准确性。
综合评估:将测量结果与其他水质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得出更全面的结论,为污水处理和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可以保障BOD测定仪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为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