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水中石油检测方法有哪些(水中石油检测标准与规范)
更新时间:2025-07-16
水中石油检测是环境监测中的重要环节,旨在评估水体中石油及其衍生物的污染程度,以保障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水中石油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红外分光光度法、紫外荧光法、气相色谱法等,每种方法各有其适用范围和优势。
一、红外分光光度法
红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水中石油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基于水样在pH≤2的条件下,用正己烷或四氯乙烯萃取油类物质,经无水硫酸钠脱水和硅酸镁吸附去除极性物质后,测定剩余石油类物质的吸光度。该方法通过检测波数分别为2930cm⁻¹、2960cm⁻¹和3030cm⁻¹处的吸光度A2930、A2960和A3030,结合校正系数计算石油类含量。
该方法的优点包括测量范围广、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水中的石油类检测。然而,由于使用四氯乙烯或CFC-113等溶剂,这些溶剂对环境和人体有害,因此逐步被更环保的溶剂替代。
二、紫外荧光法
紫外荧光法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水中石油检测技术。其原理是基于石油类物质中的芳香烃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荧光,荧光强度与石油类含量呈良好线性关系。该方法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具有试剂毒性小、样品和萃取试剂消耗少、分析过程简单快捷、灵敏度高等特点。
紫外荧光法适用于多种石油污染物的检测,包括原油、凝析油、柴油、润滑油等。例如,美国特纳TD-500D便携式水中油分析仪采用紫外荧光法,最低检出限可达0.005mg/L,线性范围最高可达1000mg/L。此外,该方法还支持双通道设计,可同时检测不同类型的石油污染物。
三、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GC)是一种高精度的水中石油检测方法,能够分离和定量不同类型的碳氢化合物。其原理是将水样酸化后用正己烷或戊烷萃取,干燥后注入气相色谱仪,通过色谱柱分离不同碳氢化合物,再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总油含量是所有碳氢化合物响应的总和。
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提供关于样品中不同碳氢化合物的详细信息,适用于复杂污染水样的分析。然而,该方法需要实验室操作,过程繁琐且成本较高,不适合现场快速检测。
四、重量法
重量法是一种传统的水中石油检测方法,其原理是通过萃取和蒸馏去除溶剂,称量残留的石油类物质。该方法适用于测定10mg/L以上的含油样品。虽然该方法操作简单,但其检测限较高,不适合痕量水平的检测。此外,该方法需要实验室操作,不适合现场快速检测。
五、其他方法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可用于水中石油检测,如非分散红外光度法、中红外激光光谱法、无溶剂膜萃取红外扫描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检测需求。例如,非分散红外光度法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而中红外激光光谱法则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
六、检测标准与规范
为了确保水中石油检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各国和地区制定了相应的检测标准。例如,中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第7部分:有机物综合指标》规定了水中石油类的检测方法,包括萃取、脱水、过滤和称量等步骤。此外,美国环境保护署(EPA)也制定了EPA Method 1664,用于石油类的检测。校准规范也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的重要环节。例如,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发布的《水中油在线检测仪校准规范》规定了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紫外荧光法原理的在线检测仪的校准要求。
水中石油检测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环境监测、石油化工、水文水利、自来水公司、污水处理厂、火力发电厂、钢铁企业、高校科研教学、农业环境监测、铁路环境监测、汽车制造、海洋环境监测、交通环境监测等。此外,该技术还被应用于餐饮业烟气和固体中含油量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