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自来水消毒效果及安全性检测(自来水消毒指标主要检测方法)
更新时间:2025-09-10
自来水消毒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关键环节,其核心目标是杀灭原水中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防止介水传染病的传播。目前全球主流的自来水消毒技术各有优劣,适用场景也存在差异,同时需通过严格检测确保消毒效果与水质安全。但是消毒后的自来水需通过严格检测,确保既达到 “杀灭病原微生物” 的核心目标,又控制消毒副产物在安全限值内。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该标准明确了消毒相关的检测指标、限值及频率。
1.自来水消毒效果及安全性检测
(1)消毒效果检测指标(微生物与余消毒剂)
此类指标直接反映消毒是否 “有效”,防止病原微生物残留。
微生物指标: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不得检出(每 100mL 水样),这是判断水质是否受粪便污染的关键指标,若检出说明消毒不彻底。
贾第鞭毛虫:<1 个 / 10L;隐孢子虫:<1 个 / 10L(针对臭氧消毒或紫外线消毒,因氯消毒对其灭活效果差,需重点监控)。
细菌总数(CFU/mL):≤100(反映水体整体微生物污染程度,间接体现消毒效果)。
余消毒剂指标:
游离余氯(氯消毒):管网末梢水≥0.05mg/L(保证持续消毒能力),出厂水≥0.3mg/L;
一氯胺(氯胺消毒):管网末梢水≥0.05mg/L,出厂水≥0.5mg/L;
二氧化氯:管网末梢水≥0.02mg/L,出厂水≥0.1mg/L;
臭氧:仅检测出厂水,≤0.3mg/L(因半衰期短,管网中无需残留)。
(2)消毒副产物检测指标
此类指标防止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GB 5749-2022 对主要副产物设定了严格限值:
2.自来水消毒指标主要检测方法
微生物检测:采用 “膜过滤法”(如大肠菌群检测,通过滤膜截留微生物,培养后计数)、“免疫磁分离 - 荧光抗体法”(快速检测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
余消毒剂检测:
余氯 / 氯胺:DPD 分光光度法(通过显色反应,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浓度);
臭氧: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二氧化氯:N,N - 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
消毒副产物检测:气相色谱法(检测三卤甲烷、卤乙酸)、离子色谱法(检测溴酸盐、亚氯酸盐、氯酸盐)。
通过科学选择消毒方法并严格执行检测标准,才能确保自来水在 “杀灭病原” 与 “控制风险” 之间达到平衡,最终保障居民饮水安全。
上一篇:不同类型总磷检测仪维护成本的差异(总磷检测仪价格区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