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为什么要检测水质余氯含量(水质余氯检测方法及标准)
更新时间:2025-07-17
余氯,是指含氯消毒剂投入水中后,除了与水中细菌、病毒、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还剩下的那部分氯量。余氯又可分为游离性余氯和化合性余氯,我们通常说的余氯一般指游离性余氯。为什么要检测水质余氯含量呢?这是因为处理生活饮用水时,常用氯气或某些氯化合物消毒。有时也用氯气氧化污染较严重的原水以改善水质,这时就需要常测定余氯以控制处理过程。余氯过高将给水带来臭味,过低将使水失去保持杀菌的能力,降低供水的卫生安全性。
水质余氯检测标准:
余氯对生活饮用水、地表水、医疗污水的要求各不相同。其中《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供水单位出厂水余氯值控制在0.3-4.0mg/L,管网末梢余氯含量不得小于0.05mg/L。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余氯浓度一般应小于0.03mg/L,余氯浓度大于0.5mg/L时,应向生态环境管理部门报告。医疗污水根据排放主体及排放领域不同,对消毒接触池出口总余氯要求有所不同,详见下表。
图片参考依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
另外,当前公共场所和家庭为防控疫情多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水余氯量可能偏高,影响生物处理单元正常运行。所以在疫情期间各城镇污水处理厂需密切关注进出水水质余氯指标的变化情况,确保出水达标。
水质余氯检测方法:
因为余氯在水体中不稳定,存在形式容易受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余氯检测一般建议在采样现场进行快速检测,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余氯的检测方法包括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光度法(以下简称DPD光度法)、电化学法、试剂法等,其中DPD光度法因其检测的准确性和操作的简便性被广泛应用于余氯的现场快速检测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