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地表水COD检测标准(COD检测时如何减少误差)
更新时间:2025-07-17
COD就是化学需氧量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反映了水中受物质污染的程度,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中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通过水质监测仪器检测出的COD数值,地表水水质可分为五大类,其中一类和二类COD≤15mg/L,基本上能达到饮用水标准,数值大于二类的水不能作为饮用水的,其中三类COD≤20mg/L、四类COD≤30mg/L、五类COD≤40mg/L属于污染水质,COD数值越高,污染就越严重。那COD检测时如何减少误差呢?
1.回流滴定
水样中具有油化物、悬浮颗粒的情况下,需要借助于回流滴定的方法先行去除掉油化物质,随后再利用分光光度处理方法对其进行预处理,这样能够有效去除杂质对于最终水质COD的测定结果的影响。
2.取样控制
取样环节控制需要做好避免油脂、悬浮的颗粒物质进入的情况,比如说选择距离液面的油口较近的位置进行处理,效果往往更加显著。 在水样中,悬浮颗粒与油脂较少时,水质的均匀性较好,这个时候更适合进行采样。在大多数情况下,液面水质的污染有机物的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在取样时也要关注这一点。
3.消除氯离子干扰
氯离子对于水质COD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必须考虑如何对其进行去除。一般来说,可以借助于硫酸汞来进行处理,达到对氯离子的掩蔽;不过由于该物质属于剧毒物质,所以检测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因而为了进一步实现环保、降低危害,一些学者根据氯离子与COD值的回归曲线来估量COD值的大小。
①叠加法:通过对污水厂内的高氯水样进行分析,设置出了一种叠加法来测定COD值。通过这种方式使待测水样变为可滤和不可滤两个部分,通过运用标准曲线校正法与国标法来测定,二者得出的总和就是水样COD值。这种方法对于含悬浮物的高氯废水COD值的测定十分实用,能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
②密封消解法:其基本原理为在密闭的容器中消解测定COD,当水中的Cl-氧化成Cl2并达到气液平衡时,Cl-便不能再被氧化,使用适当的掩蔽剂,则可以测定样品的COD值。与标准法比,该方法的结果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有数据表明,用密封消解法分析高氯废水的COD准确度较高,COD在100mg/L~1000mg/L,氯离子浓度小于10000mg/L时,该方法相对误差≤4.2%。密封消解耗时短,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一定要确保实验的安全。
虽然常用的水质COD的测试方法很多, 但其中一些技术对于操作人员的能力、 操作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慎重选择,同时做好水质的特点分析,从而找到最合适的COD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