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水体氨氮检测方法对比(哪种氨氮检测方法比较好)
更新时间:2025-07-17
氨氮是指以游离氨(NH3)或铵盐(NH4-)形式存在于水中的氮,主要源于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机物受微生物作用的分解产物,焦化合成氨等工业废水,以及农田排水等。水体中氨氮含量较高时,对鱼类呈现毒害作用,对人类也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测定水中氨氮含量有助于评价水体被污染和“自净”状况,因此氨氮是表征水质污染的重要指标。
1.检测原理
纳氏法:以游离态的氨或铵离子等形式存在的氨氮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淡红棕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吸光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
水杨酸法:在碱性介质中和亚硝基铁氰化钠存在下,水中的氨、铵离子与水杨酸盐和次氯酸离子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其吸光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
2.适用范围
纳氏法: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氨氮的测定。
水杨酸法:同样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氨氮测定,但对于某些含有干扰物质的水样,水杨酸法可能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
3.干扰因素
纳氏法:水中的钙、镁、铁等金属离子会干扰测定,可通过加入酒石酸钾钠掩蔽。此外,水样中存在的硫化物、酮类、醛类等也可能产生干扰。
水杨酸法:水样中的钙、镁、铁等金属离子干扰较小,但亚硝酸盐会对氨氮测定产生干扰,可通过加入氨基磺酸铵消除。
4.灵敏度
纳氏法:灵敏度较高,氨氮检出限相对较低。
水杨酸法:灵敏度也较高,但通常略低于纳氏法。
5.操作难度
纳氏法:氨氮检测相对简单,试剂配制较为容易。但纳氏试剂中含有的汞盐有毒,使用和储存时需要注意安全。
水杨酸法:氨氮检测时操作稍复杂一些,试剂配制相对繁琐。但该方法不使用有毒的汞盐,较为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