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水中COD高的原因(常用的水质COD检测方法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5-07-16
COD就是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含量,COD反映了水体受还原性物质的污染程度,一般来说,COD值越低,水体污染程度越轻。
水中COD高的原因有哪些?
1.自身生产原因
①地表水中动、植物等的尸体聚集不能完全分解,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COD超标。
②企业生产过程中,例如食品厂中多余食物的残留与水体、化工厂中还原性物质S离子和氯离子。以及电镀废水在酸洗过程中都是污水COD超标原因。
2.水处理工艺缺陷
①生化处理时水温过低:当温度过低时,菌种的活性也跟着低,从而降低对COD的分解。
②水中溶解氧不够:当水中溶解氧不足以满足菌种自身代谢,会造成菌种乏性。降低COD处理效率。
③废水中某种指标浓度过高:污水中某项指标(氨氮、COD、重金属)过高会毒害生化池中的菌种,使COD降解不下来。
④反硝化碳源加多了
⑤生物池其他参数过设备问题。进水COD浓度过高,超过了系统的处理能力
⑥生物池曝气系统曝气量不足
⑦进水水量过大,生物池停留时间不足
⑧生物池污泥流失,污泥浓度过低。
常用的水质COD检测方法有哪些?
我国国家标准COD检测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重铬酸钾(K2Cr2O7)氧化法和酸性高锰酸钾(KMnO4)氧化法。因重铬酸钾氧化能力强,对大部分的有机物(无法氧化多环芳烃、PCB、二噁英等有机物)的氧化可达理论值的90-100%,其结果通常用CODCr表示,通常默认所说的COD即指的是这个指标。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相对较弱,但分析流程相对简便,其结果常被称为高锰酸盐指数,用CODMn进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