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捷克将发光细菌作为生物毒性测试的受试生物(水质生物毒性检测原理)
更新时间:2025-07-16
捷克共和国国家标准确定将发光细菌(费氏弧菌)代替鱼作为生物毒性测试HP14的受试生物。捷克共和国将生物毒性评估标准定义为HP14,有毒物质暴露限制值相关规定和评估生物毒性所依据的标准,记录于欧盟直接适用的法规和94/2016Coll法令中,用于评估有毒物质的危险特性。目前,在该标准的修订以及执行过程中,已将发光细菌(费氏弧菌)代替鱼作为生物毒性测试HP14的受试生物,以提升生物毒性评估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此次修订的科学依据来源于捷克共和国国家环境生态部门一项不同生物毒性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项目,其分析结果表明使用费氏弧菌(发光细菌)作为生物毒性评估的受试生物,可提高评估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并可以减少评估过程中不同变量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
该研究项目基于2005年-2011年的CeHO 研究,主要为证明需要用陆上试验补充水生试验的理由:基于释放脊椎动物(鱼)和白芥属有机体。研究团队先后对Poecilia reticulata 或 Brachydanio rerio 鱼类、费氏弧菌、芥菜种子等生物体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分析研究。研究结果阐述了长期以来使用鱼类进行生物毒性评估的几个问题,一方面是评估过程需要制备大量的渗滤液,而渗滤液本身会和待检测物质发生某些反应,这有可能会影响评估结果;二是不同评估机构可能会采购来自不同渠道的鱼(有些很有可能是未经认可的),因此鱼的个体质量及其是否适合进行生态毒性评估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而使用生物发光细菌(费氏弧菌)代替鱼类进行生物毒性评估不仅符合世界范围内减少在任何实验中使用脊椎动物的趋势;而且发光细菌的生物测试分析在世界范围内很普遍,其灵敏性已被许多研究证明,包括国际标准组织(ISO)和许多国家也已将其纳入其立法(例如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除此之外该项研究还认为越高级的生命体,物种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就越大,而鱼类相较于发光细菌而言就属于高级的生命体,所以鱼类用于生物毒性评估的结果可重复性及稳定性可能低于发光细菌作为受试生物时的结果。